2024-10-13 04:42:47 | 中职招生信息网
关于中职教育的前景与现状如下:
一、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先后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现在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类。公共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德育专业课:指专业技术技能课和专业理论课。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教育的发展前景
自2006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其中约70%的学生在县市就近就业。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巩固其基础地位,是以人为本、促进公平的要求,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教育结构的需要。
中职招生信息网(https://www.5376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对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的相关内容。
对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
摘要:本文总结了当前高职生的就业现状,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 就业 心理误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央为高职教育确立的办学指导方针。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目前高职教育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对于技术应用的侧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些都是高职毕业生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优势,更是众多企业单位青睐高职毕业生的因素。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高峰的到来,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增多和国家对高职学校有关政策的倾斜,导致每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却与毕业生人不成比例,这就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二、高职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分析
1.定位不准确,就业观念落后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虽然日趋务实,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就业和择业观念上,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与现实需求相悖的传统择业观,表现为有些毕业生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总觉得和一些普通求职者相比有比较优势,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盲目求高,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多作考虑;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片面追求大城市,而不愿去西部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发展。这常常出现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合适的现象。
2.缺乏自信
很多用人单位将学历作为应聘者的第一道门槛,对专科生认可程度不高,据统计84%的学生在求职时均遭到用人单位拒接简历的尴尬。这导致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积极参与双向选择,而是听之任之。此外,在面试时一遇到没有准备的问题就心慌、语无伦次,不但没有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给用人单位,而且这种失败经历还会影响到以后的面试,造成就业信心不足。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埋怨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从而产生失落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3.依赖心理重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或静候学校与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4.综合素质不突出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普遍素质仍有待提高,这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工作经历。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三、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中职招生信息网
1.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要求
高职院校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要贴近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此外,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人才素质的培养。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职业发展及其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强就业择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融入各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介绍各专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情况及本校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激发新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才需求形势,从新生入学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另外,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使学生了解要从事岗位的各项要求,如知识、能力、经验等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及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教育,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从而引导学生改变 “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
3.实施“双证书”制度
在人才培养中,应强化高技能训练,为高职生职业起航备足动力。“双证书”制是高职生职业扬帆一个极为重要的“风帆”。高职生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些能力的见证,而实习实训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通过所学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即,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4.开展技能竞赛,增强就业竞争力
据统计,在高校毕业生总数不断增加的今天,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缺口相当大。高职毕业生只有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技术实践能力,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练兵,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经常开展各种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依据专业、年级、岗位需要设置不同项目并予以奖励,学院提供材料、场地,安排教师指导,鼓励支持学生锻炼动手能力。
5.拓宽就业渠道,强化顶岗实习,加强校企合作
实际上产学合作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它可以使高职生的就业具有技能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从而突破大学生就业总体困难的困境,实现高职生的充分、有效就业。高职院校要保证高职学生学习期间的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根据其人才培养特点增加实践实训环节,在教学模式上走出校园,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与企业合作,充实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袁纲,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04(4)。
[2]粟蕾、林凤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7(3)。
; 以上就是中职教育的前景与现状 对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中职招生信息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中职招生信息网:www.537677.com针对中职教育现状国家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政策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中职学校要想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首先要解决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目标上,并以能力为本位,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肯干、够用、会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肯干”体现了德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分析)一、体育教育专业介绍体育教育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心理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全面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毕业后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部门的管理和科研工作。二、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科研、大中专中小学等教学单位以及工商、公安、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分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介绍文化遗产专业主要研究文化学、考古学、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文化遗产的概况、分类、分布、管理、保护状况、法规与政策等,掌握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基本技能,进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价值研究、保护、开发、管理等。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级文化部门,传统的剧院剧场,各类型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分析)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年限为四年,主要研究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时装画技法、时装画基础、服装配色与图案
最受欢迎的几大职高专业?未来发展如何?职高比较热门的专业有直播电商服务专业、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等,专业不同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中职招生网小编将具体介绍一下这三个专业,以及专业未来可以从事的工作进行介绍,给各位做个参考。最受欢迎的几大职高专业?1.直播电商服务直播电商服务专业主要是学习直播电商运用、直播电商主播以及内容创作方面的知识,一般需要更具不同的直播类型、和目标选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要学哪些课程?毕业后从事哪些岗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进行了更名调整,之前叫做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本专业的技能方向可以分为化学分析与检验方向和食品分析与检验方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下面中职招生网小编主要是来介绍该专业需要学哪些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岗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要学哪些课程?本专业要学基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管理、化学分析检
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专业详解及就业方向解读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为加工制造类中职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专业毕业后,能掌握什么样的技能?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本文将从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学生应具备的技能、能力等方面综合解读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专业。一、石油与天然气贮运专业类别1、专业类别:加工制造类2、学制:3年3、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石油与天然气贮运的操作人员
2024年单招新政策河北预计2024年河北单招新政策如下:1、取消折分。普高生不再使用学考成绩折分,而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录取。命题方式:文化素质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而职业技能考试仍然由各牵头院校分别命题。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2、计划分开。招生计划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面向中职毕业生分开编制,更加注重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2024-07-11 20:43:44
2024-06-12 21:32:33
2024-06-17 08:39:22
2024-06-17 06:19:26
2023-07-04 12:11:20
2024-07-05 08: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