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浙江省2023年6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解析

2023-06-12 16:27:22 | 中职招生信息网

  浙江省2023年6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发布,以下是详细内容: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学科组

  本次思想政治选考试卷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既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学科评价改革做了探索,又引导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

  一、命题意图

  1.彰显“立德树人”学科价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试卷通过选材内容的优化、设问方向的调整、参考答案及分值设置的引导,使得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进一步得到彰显。

  2.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最大特色。试卷通过高考内容改革,进而突出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结构化情境的创设、富有创意的学科任务设置、科学合理的试题参考答案及多样化评分标准的研制,为基于核心素养的纸笔考试评价提供了有效路径。既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保障,也为各高中学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

  3.依据课程标准,引导高中教学。试卷紧紧围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为命题内容框架,以学业质量水平为测试评价标准,充分吸收了课程标准中“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等内容。同时,紧密对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努力契合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和评价目标,从而达到理顺教考关系、实现“教-学-考”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试卷特点

  1.平稳为主,稳中求进。作为新课标的第二次选考,试卷坚持以稳为主,延续以前风格,题型结构、知识分布、能力立意和试卷难度等方面均保持稳定。试题文字精炼、表述清晰、设问明确,力求减少学生阅读障碍。本次试卷仍采用判断题、选择题I、选择题II、综合题四类题型,优化主客观试题分值比例为42:58的比例。

  2.知识为基,素养为要。在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背景下,试题突出对所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通过情境组织和考查任务的创新设计实现了知识与素养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试卷选取了一些“生活实践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如8、25、26、28、29等题;试卷还将简单的情境活动和复杂的情境活动相结合,如31、32、33等题的情境均较为复杂,此类情境活动涉及的是复杂的认知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水平。另一方面,试卷又设计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考查任务,如8、28、29(2)、32(2)等,特别是第29(2)题,要求学生写一个社区范围内的宣讲提纲。试题立意高且开放,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又强调了在新情境中的有效迁移,题中“写提纲”的任务就需要学生高阶思维的具体运用。

  3.广度深度,相得益彰。本卷既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也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既要看所掌握的知识的量,也要看其内在的逻辑是否实现了优化重构。深度,侧重考查具体知识的理解程度及迁移运用。深度与广度的有效穿插,能考查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四层”内容,实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等“四翼”考查要求。法律与生活模块的试题特点鲜明,侧重考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25、26、31等题体现了这一特点;6、12、30(2)等试题则更侧重深度的考查,如30(2),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结合情境中“华为公司的发展原则”这一特定话题,深入分析华为公司制定发展原则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原由。

  历史

  历史学科组

  本次历史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依标命题、素养为重的理念,在确保平稳的前提下,守正创新,以考促学,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充分体现科学性、原创性与公平性。

  一、以育人为根本,体现使命意识与学科意识统一

  坚持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化育功能,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思考家国命运、民族复兴和人类发展,体现使命意识与学科意识的统一。

  第1题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第4题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第7题强调了抗日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第9题突显我党以人民健康为上的优良传统;14题理解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生活变迁。22题从中国丝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提升到“丝绸之路”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领会“一带一路”倡议在构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价值与意义。23题以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为主线,揭示仁人志士与时俱进,最终奔集到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使学生在历史的脉动与思索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24题素材选择意蕴深远,要求史论结合,足够的开放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学科素养,表达正确的历史观,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以选才为旨归,注重主干知识与问题解决融通

  本卷立足于通过高考要求的“四翼”来实现对学生有效考查,服务于国家和高校人才选拔。15题2分选择题均来自教材核心主干知识,并以渐次上升的原则立体测评学生的能力,学生学有所获,感受到人文关怀。6道3分选择题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宏观理解、价值判断能力,区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

  22题从中国丝绸到丝绸之路再到“一带一路”,融汇古今中外。23题从“群”“社会”“社会主义”词汇的演进,梳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脉动。24题关联漫画“德国橡子”与日本广岛上空的蘑菇云照片,以全球视野俯瞰历史变迁。非选择题考查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特征,体现了广度、高度与深度。

  三、以素养为导向,强调稳步创新与引导教学并举

  本卷继续直面依纲命题到“依标命题”转变带来的新挑战,稳中求进,在题型、分值、情境、设问和参考答案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以核心素养考查为中心,五本教材融通,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增加材料概括、综合归纳等素养考查题,进一步提升试题区分度。历史小论文以信息解读为基,单独成题,增加试题开放性。在新课标依纲命题机制下,持续打造浙江卷命题特色,避免死记硬背、命题模式僵化等弊病。

  整卷唯物史观汇通,家国情怀蕴含其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各有侧重。核心素养“五位一体”,引导教学回归学科本质,夯实学科能力,提升学科素养。1、2、3、4、8、12、14题侧重夯实学科基本能力;5、7、9、10、11、17题侧重明晰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6、13、15、16、18、19、20、21题侧重历史解释; 22、23、24题融会贯通五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历史探究过程中深化家国认同。

  地理

  地理学科组

  本次地理选考试卷遵循“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评价理念,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考查内容涵盖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在试题命制过程中,精心选取典型的真实情境,创设问题,设计视角独特的问题链,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本卷在知识分布、能力要求、题型结构、难度把握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并稳中求进,较好地彰显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

  一、立足学科特色,立意深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地理学科立德树人以爱国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塑造为目标,使学生深入思考青年与民族、国家、时代的关系。地理学科知识涵盖自然、人文、区域三方面,考查知识广泛,在试题中深入发掘并运用学科知识蕴藏的德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以城市湿地公园的稻鱼生态系统建设、“双碳”背景下的湖泊生态恢复、引导关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定日镜”塔式光热电站、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等新时代科技发展与资源战略为关注点,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以产业转移、城市带产业升级、干旱区人工绿洲农垦及发展等素材入题,引领学生思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区域发展路径的选择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下的社会责任感。

  二、着眼课程改革,目标明确,引导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高考具有教学导向作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始终努力践行的方向。本次试题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次考试,引导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是本次命题的重要着眼点。试题选取指定区域各具代表性的素材,设置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例如利用锋面雨雾的形成过程及天气变化、黄河河口区的陆地变化、黄河中游流域径流深度变化等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和解释各要素之间、时空相互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试题选取地貌和植被景观的判读、旅游线路的设计、地质工具的选用、太阳周日运动、锋面雨雾等主题命题,旨在引导师生将生活中的各种事象融入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推进地理实践力落实。试题多从学科的角度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让其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形成正确人地协调观。

  三、聚焦问题设计,突出创新,指导学科思维训练思路中职招生信息网

  命题坚持平稳过渡,在保证了一定数量基础性、综合性试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量应用性、创新性试题,加强对学生学科思维的考核。通过设置有限度的开放性设问,激发学生科学、辨证地分析问题,鼓励创新思维。在层层铺垫后,设置了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否有利于黄河中上游种植业发展的开放性问题;天山北麓缓斜平原不同位置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问题的辨析,让学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度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些问题的设置,旨在启发学生表达观点,并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其对真问题进行剖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考场上的解题过程,体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

  四、关注项目研究,倡导融合,探索课堂教学转型途经

  地理教育面向未来。跨学科、跨模块、跨单元的项目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驱动式的学习方式,也是多学科融合的突破方向。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使之具有成为中学多学科融合的学科基础,本次命题在学科融合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如碳循环、地质时期气候判断、“定日镜”运动等问题的探讨,除了运用地理学科知识,也需融合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帮助更好的理解和解释地理事象和本质,有效探索项目研究和课程融合的途经和方法,为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转型、改进提供一些思路。新课程教学中,人文地理课程新增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充分整合相关内容,将跨模块、跨单元的问题厘清关系,本次的试题中也可窥得一斑:以美国波华城市带的问题研究为例,相关知识涉及必修2、选择性必修2多个单元,多条课标内容,但这些内容之间却是有非常强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交通促进要素、企业流动,要素集聚促进城市发展,在集聚过程中,要素往往分类集聚,物以类聚,相同、相关产业在特定城市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在城市层面,城市形成特色职能,在大都市层面,城市因具有各具特色的职能,出现密切的分工协作;分工协作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

  五、秉承学科特点,突出主线,注重地理原理和过程考查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语言,用地理图表来呈现信息是地理试题的特色所在。全卷共有40张图表,图表简洁直观又兼具美感,信息量丰富,既有统计表、曲线图、柱状图,也有植被、地貌、生产等景观图,还有过程原理、遥感图、区域图等。多样化的图表信息问题指向明确,可有效帮助考生理解题意,考查出学生关键能力的差异。例如美国日发电量的问题研究,从发电量的来源与日变化的关系,到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征的对比,继而发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变化对当地电力供应量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逐步分析,均需考生除了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在短时间内拥有厘清问题主线和内在关系的能力。再如第28题,试题提供了区域图,景观图,地质剖面图,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绿洲的形成与发展,结合“干旱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的知识,聚焦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地协调观,追求设问精准度和知识体系结构,通过对问题的逐步深入探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发展,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试卷注重综合性和区域性,试题情境创设侧重于取材生产生活实际,着力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图文并茂,本卷力求体现科学性、真实性、公平性、创新性。依托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将自然和人文地理有机组合,把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融入到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关心生产生活,关注时代,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让考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与育人价值,树立良好的人地观、世界观。

与“浙江省2023年6月选考科目命题思路解析”相关推荐
2024年单招政策 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2024年单招政策 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2024年单招新政策河北预计2024年河北单招新政策如下:1、取消折分。普高生不再使用学考成绩折分,而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录取。命题方式:文化素质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而职业技能考试仍然由各牵头院校分别命题。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2、计划分开。招生计划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面向中职毕业生分开编制,更加注重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2023-12-28 06:55:57
2024年单招政策(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2024年单招政策(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2024年单招政策2024年单招政策如下: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及具有本省户籍的省内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普通高中在校生、毕业生不得报考。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及具有省户籍的省内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普通高中在校生、毕业生不得报考。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考生不能参加普通高考、普通高校各类单独招生考试;“三二分段”转

2023-12-28 06:55:33
江西2023年高考6月24日9时开始填报志愿
江西2023年高考6月24日9时开始填报志愿

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安排一、文史、理工类录取批次与志愿设置(共设5个批次)(一)提前批本科。包括军事、公安、消防、司法、飞行、航海、小语种、马列理论、定向招生(含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综合评价录取、须政审面试的国家专项等专业,本批次设置4组志愿栏:1.军事类单志愿:仅空军、海军招飞,不征集。2.军事类平行志愿:设16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023-06-21 10:02:06
四川2023年高考7月6日开始录取
四川2023年高考7月6日开始录取

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开始录取时间已初步确定,具体安排如下。各批次开始录取时间7月6日左右强基计划7月7日左右空军、海军、民航招飞7月8日左右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国家优师计划、免费医学定向7月11日左右本科提前批7月14日左右国家专项计划7月17日左右地方专项计划7月18日左右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7月22日左右本科第一批7月24日左右一类模式本

2023-07-06 15:11:58
江苏2023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24日晚20:00后公布
江苏2023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24日晚20:00后公布

一、成绩发布预计6月24日晚20:00后,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等途径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起,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成绩通知单。进入:2023江苏高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二、志愿填报1.6月15日至19日,考生可凭本人的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登录高考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考生服务平台(gk.jseea.cn)模拟填报志愿,熟悉、了解

2023-06-14 09:22:37
2023年上海高考成绩6月23日开通查询
2023年上海高考成绩6月23日开通查询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于6月9日顺利结束,考试成绩将于6月23日开通查询。6月24日起,考生成绩通知单将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EMS)按照考生高考报名表上填写的本市通讯地址投递到考生家中。在考试成绩公布前,相关考生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已参加2023年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考生,可于6月10日14:00起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

2023-06-12 08:34:37
青海2023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公布
青海2023年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公布

从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6月9日下午,青海省2023年高考圆满结束,预计6月25日公布成绩。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省各考区考务组织规范、考风考纪良好、试题试卷安全、服务措施到位,实现了“平安高考”目标。接下来,省考试院将陆续开展评卷、志愿填报、录取等相关工作。预计6月25日公布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广大考生密切关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或“青

2023-06-13 14:45:22
天津2023年高考6月26日开始填报志愿
天津2023年高考6月26日开始填报志愿

6月7日至10日,2023年天津市普通高考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安全平稳举行。目前,高考各科目的阅卷评卷工作已陆续开始。为写好2023年高考的“后半篇文章”,帮助考生填报好志愿,市高招办将会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培训和指导、优化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考试院发布的相关信息。后续有关工作时间节点如下(具体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

2023-06-19 08:44:57